市場上偶然都會看到一些股票,股價在一日內暴跌九成之後,就會有人出來評論:「股價跌到這樣低殘,整間公司的市值,低到連殼價都唔夠,應該再冇下跌空間,肯定是最好的買入時機啊!」
這些一天內暴跌九成、市值低於殼價的股票,到底是否值得購入?我建議大家必須非常小心,因為購入這些股票,除了因價格繼續下跌而虧損外,還可能有更慘的結果。
其中一個情況是股票停牌或除牌,損失金額是Total Loss。不過還有一種悲慘結果,就是遇到財技高手的大股東,犧牲了小股東的利益,利用市場資金救活公司,自己就不需要付出分文,甚至反而有賺。
這是一項頗複雜的操作,我試用以下一個虛構例子,向大家說明當中運作:假設有一間小型上市公司,市值約5億港元,每股價格1元,大股東佔股權略超過50%。在肺炎疫情之下,公司生意大受影響,連續出現N個月虧損,租金及水電費都冇錢交,外面一大班債主日日追數,公司亦已經「資不抵債」,整間公司的負債比資產更多,銀行已經唔肯再借錢。公司可以怎辦?
當然在最理想的情況,是大股東揼錢入公司,例如對公司提供低息貸款。不過大股東卻運用了以下財技:
1. 大股東及朋友突然在市場沽貨,將手上超過40%的股票,通過市場直接沽出,大部分被散戶購入。
2. 在沽盤極度兇狠的情況下,當天股價由頭跌到尾,成交量急升百倍,導致股價從開市時的1元,收市跌到得番0.1元,公司市值從5億變到只有5,000萬元。
3. 大股東持股量從原來的50%,跌到只有10%,在市場成功套現約1億元。
4. 公司宣布供股,供股價0.1元,一供一,大股東包底。
5. 在股價暴跌當天買入股票的散戶,心態全部都是短炒投機,現在變晒大閘蟹,試問邊有興趣供股?結果除了一些大股東的朋友及人頭外,多數真金白銀買入的散戶,都選擇唔供。
6. 大股東及朋友吃晒絕大部分供股的股票,付出資金5,000萬元,持股量變成55%。
7. 散戶沒有供股,持有公司的股權溝淡了一半。
8. 公司供股得到5,000萬元現金,立刻加了大股東的工資,也幫助成功清還部分債務,解決了公司資不抵債的情況,業務慢慢回升。
看完以上一大堆數字之後,各位是否感到有點亂?不過當大家比較財技前後的情況,就會完全明白:在財技安排之前,大股東佔公司50%股權,公司資不抵債,接近面臨破產;但在財技之後,大股東佔公司55%股權,自己的銀行戶口多了5,000萬,公司也多了5,000萬現金,成功將部分債務清還,公司經營及財務情況完全改善。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!不過點解會咁神奇?這些錢到底從何而來?
https://eastweek.my-magazine.me/main/104491